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我國第三十四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綠色轉型,節能攻堅”。5月15日是“全國低碳日”,活動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
近年來,蘇高新股份旗下蘇高新綠碳作為蘇州高新區新能源產業的推進主體單位,在分布式光伏、新型儲能、綜合能源站等新能源領域,實施戰略性投資建設項目32項,分布式光伏總裝機容量34.33兆瓦,儲能9.03兆瓦時,年節約能耗約19021.24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196.24噸,助力蘇州高新區實現產業結構向“新”而行,能源結構向“綠”轉變,彰顯了國企先行示范擔當。
蘇州高新新能源創新應用場景
蘇高新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基地GLC PARK一期
(蘇州高新區首個國家級近零能耗設計標識認證建筑)
在江蘇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的大力支持下,蘇高新綠碳與東南大學就“低碳未來建筑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進行科研攻關合作,實現項目綠色設計、綠色建造及綠色運維的全周期低碳建筑研究及場景展示的產學研閉環。
截至目前,項目獲國家、省、市、區各級榮譽十余項(國家級3項,省級6項,市級1項,區級1項),并在開工當年獲江蘇省住建廳、東南大學共計480萬元的獎補及科研合作資金,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同時,開創了綠色低碳高質量載體開發建設的首創模式。
蘇高新綠色低碳產業園GLC PARK二期上蓋空間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設計裝機容量為2.11MWp,用鍍鋅鋼支架安裝于廠區上空。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暫擬10kV電壓等級并網。同時,項目也將搭載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和光伏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對電站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并網后,該項目每年可給產業園區提供綠電201萬千瓦時,與火力發電比每年節省610噸標準煤,年減少1650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
蘇州高新白蕩水質凈化廠
(江蘇省首個索結構柔性支架污水處理上蓋光伏項目)
該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完全不同于傳統光伏電站,采用創新的“光伏+凈水廠”模式、索結構柔性支架技術,因地制宜,就地利用,實現了能效最高、能耗最低的雙贏效果。受場地空間、地下管網錯綜復雜等客觀條件限制,其工藝難度被稱為首個“光伏界的心臟塔橋手術”。項目年均發電量可達3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91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87.5噸。
蘇州高新中檢、中軟綜合能源站項目
(高新區首個實現區域范圍內商業、酒店、住宅全業態“多能互補”。)
該項目采用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一體化建設,購置地源熱泵等重大技術裝備,建設地源熱泵能源站,可年節約能耗約9921.24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196.24噸,為中檢蘇州檢測基地和中軟集成測試中心提供清潔、優質的冷熱資源,打造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場景。
蘇州樂園森林世界分布式光伏項目
(蘇州市首個“光伏+樂園”分布式光伏項目)
該項目總容量1496.165KWp,整體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多點分布式低壓并網、國家電網光伏電站接入系統典型方案XGF380-Z-Z1模式。2473塊605Wp高效單晶硅組件平搭配光伏組件陣列、逆變器、交流并網柜、后臺監控系統、防雷接地系統及光伏電纜等設備附件構成整體光伏系統。項目可實現年均節電量130萬度,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400噸,減少一氧化碳排放1000噸。
東菱振動分布式光伏項目
項目約占地面積約1.07萬平方米、裝機容量達1.3兆瓦,建設完成后能直接將太陽能資源轉化為清潔的可再生電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在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的同時,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及碳排放量,提高企業競爭力。項目年均發電量約為127.87萬度,每年可節約能耗約39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75噸。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施工區域臨時設施光伏
(全國建筑行業首個將光伏發電應用于工程建設)
蘇高新股份與中建國際合資公司——中建國際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在省級重點項目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西區)建設現場,率先在全國建筑行業嘗試將光伏發電用于工程建設,實現綠色低碳施工。項目以臨設規模不斷持續更新裝機容量,以綠色智慧工地為指引,在傳統施工板房上部搭建分布式光伏系統,優先以滿足施工區域內部臨時用電。同時,光伏系統可隨項目遷移拆卸安裝至其他施工區域,具備長壽命周期、多用途的優勢。施工現場約35%的用電量來自光伏發電設備,首年可發電約22.76萬度,節約能耗約72.8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3噸。
蘇高新智慧能源雙碳平臺
(蘇州高新區首個涵蓋光、儲、充、用、碳、售全業務平臺)
蘇高新綠碳與高新區內新能源龍頭企業固德威聯合研發的“智慧能源雙碳平臺”,其中包含了蘇州市內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行業首例定制化安全管理平臺,現已接入采集全區部分新能源數據以及水電等傳統能源數據參數,可對光伏電站發電量、發電效率、安全以及收益等重要指標進行可視化管理,在高新區內實現數據共享,成為“城市大腦”,推動能源管控,助力用電安全,提升政府新能源治理水平。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是蘇高新股份作為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是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途徑,也是發揮國企自身產業和科技創新優勢的重要體現。下一步,蘇高新股份將繼續錨定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堅持圍繞國家政策導向,深耕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刻領會國企所肩負的使命擔當,助力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鏈優化升級、整合提速,為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